历史

第17章 美艳(4 / 4)

现在皇帝要触碰这些人的核心利益,当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弹。

支持维护漕运现状者以运河各府县官员为主,运河为他们带来巨额收入,是他们的铁饭碗,府县官吏,与内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影响内阁影响朝政,总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外,漕运还滋生了一些灰色产业,如漕帮。

明代言情小说中的主角西门庆,就是靠在大运河港口——临清——做药材生意,最后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与中饱私囊大发横财的漕运官吏们相比,往返于运河之上的底层漕卒生活,可以用惨绝人寰来形容。

大明立国之初,南方陈友谅,张士诚尚存,此时大明漕运,海运并存,主要用作军事,漕运士卒粮饷颇丰,足够养家糊口。

大明统一天下后,海运逐渐被废除,朱棣定都燕京,北京完全依仗南方补给,漕运重要性更加彰显。当时在运河河面上,南北货物往来不绝,漕运繁盛,在经济刺激下,如临清,聊城,德州,涿郡,扬州等城市发展迅猛。

当然,发展更快的是运河沿线多如牛毛的贪官污吏。还有赫赫有名的漕帮。成化年间,漕运弊病终于一起爆发,漕兵收入菲薄,货物损失严重,漕船朽败不堪,漕兵运送粮食北上,不仅没有多少银子拿,还要要承担承担货物损失,几趟往返下来,一户漕兵殷实之家,便可能举家沦为乞丐。

漕兵大量逃亡,为维持漕运,官府不得不捕获流民充数。于是漕兵越来越穷,漕运越来越难以为继,将近十万瘦骨嶙峋饥寒交迫的漕军当时被戏称为“花子军。”

朝中支持朱由检漕运改革的人大致如下:

兵部尚书张国维,户部尚书倪元璐,礼部右侍郎郭新甲,胶州、连云港知府等人。

“想要推动漕运改革,还很难啊,”

朱由检叹息一声,匆忙宣布结束早朝,他现在还没精力过问漕运之事,至少要等到彻底控制京师后才能进行此事。

拽步往慈宁宫走去,倾国倾城的懿安皇后的妹妹正在等候自己,今晚会不会发生什么美妙的故事,谁知道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林轩逆剑狂神 穿越原神:风之旅者 太微战纪 儒圣?我只想成为武神 土心 百世仙路 嫁八零最猛糙汉,娇娇一胎生三宝 穿越的乖戾女僕 系统宿主被灌满的日常【快穿】 海王大帝:女帝求我不要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