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夫复何求
汴梁的宫城是在后周旧城基础上扩建的,不过当时后周皇帝柴荣高瞻远瞩,宫城虽然不大,远远看去倒也巍峨壮观。
寇延正在宣德门耐心候着。
没多久,但见一小黄门匆匆而来,瞧着寇延问道:“可是寇相公家的郎君?”
寇延点点头回道:“正是。”
那小黄门忙说:“今日不巧,官家身体欠安,让我带郎君去资善堂。”
资善堂乃是大中祥符九年,赵祯七岁时,真宗下诏所建,为赵祯的就学之所。
今日官家召见,为何会让他去那里?
莫不是让他给赵祯做学伴?
寇延这边正思绪万千,却不知不觉间跟着小黄门进了宫城。
宫城的大殿不多。
其中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而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
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则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若是同明清的皇宫比较,大宋皇宫内的殿宇并不很多,后宫的规制也不很大。
不过即便是如此,宫殿照样巍峨,细节之处依旧精雕细琢。
旁的不说,就说这资善堂吧。
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
远远观望,便让人肃然起敬。
“郎君,前面就是资善堂了,您在这稍等片刻,某去通报一声。”那黄门内侍拱手施了一礼,然后往资善堂走去。
“有劳中贵人了。”寇延道。
赵祯,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他的治下,北宋的文化和经济逐渐走上巅峰,史称仁宗盛世。
而此时,赵祯刚满十岁。
原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平日里却喜愠不行于色,十分老成持重。
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李迪,有一次参加东宫宴会后,曾评价赵祯,“举动有礼,言不轻发,视伶官杂戏,未尝妄笑,左右瞻仰,无不恭肃。”
赵祯完全是一个仁君的典范。
“郎君,太子有请。”
那黄门去而复返。
寇延点点头,往资善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