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了。”
寇延刚进资善堂,突然听到清脆悦耳的童声在耳边乍起。
寇延抬头一瞧,便看到一位老成持重的少年,束手立在他的面前。
此人定是皇太子赵祯了!
寇延忙拱手施礼道:“寇延拜见太子。”
赵祯扶住寇延道:“不用多礼,老师要见你,且随我去拜见老师吧。”
“是。”寇延低头应承道。
如今张士逊为右谏议大夫兼太子右庶子,崔遵度为直史馆兼左谕德,此二人饱学正直,淡泊名利,为赵祯的启蒙老师。
不过今日在资善堂的,却是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李迪。
寇延不是第一次见李迪了。
上次在樊楼,寇延便见过他,并因《救荒活民书》很受李迪赞叹。
这次再见,倒少了几分生疏。
“寇公子,你一定疑惑,官家为何让你来资善堂吧?”一阵寒暄后,李迪问道。
“的确有此困惑。”寇延答。
“太子可知为何?”李迪突然问赵祯。
赵祯道:“爹爹让公子陪侍讲席。”
李迪点点头,然后说道:“我听闻寇公子已经拜了杨文公为师,那你单日听杨文公教导,双日能来便可。”
李迪替寇延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
其实官家安排寇延来陪太子学习,乃是很大的恩宠了,除了寇延,这天下士子再无他人能有此殊荣了。
这其中深意,除了由于寇准的面子外,未尝不是想重点培养一下寇延,为大宋以及大宋未来的官家储备人才。
反正不管怎样,大宋朝最顶尖的两个官二代就这样相识了。
这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俩就是彼此的同窗了,而这同窗之谊在将来无论对寇延还是赵祯,都是会是笔宝贵的财富。
接下来,寇延便在赵祯身后入座,从今日起正式陪侍讲席。
李迪大体讲了下近期的学习计划。
比如前几日真宗赐给赵祯的《元良述》、《六艺箴》、《承华要略》十卷、《授时要略》十二卷等,都是需寇延陪同赵祯共同学习的。
这让寇延又是千恩万谢。
这些书都是古人智慧的精华,旁人别说是有老师教了,就是读也没地方读的。
……
时光荏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