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湖之中寂寂如同无边的幽潭,陈景云沟通着泥丸宫深处的一点灵光,那灵光又丝丝缕缕地缠绕着天意冥冥,正是有了这丝羁绊,才使他不至于心神迷失。
寻寻觅觅波逐水,飘飘荡荡无根由,如此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待到心神随着那点灵光跃出了幽漆的深潭后,恍惚之间,陈景云似乎一下子就回到了最是没有忧愁烦恼的少年时光。
烈日当空、酷暑难耐。
一个独臂道人袒胸露腹地在躺椅上纳凉,待看到树荫下的童子马步扎的不稳时,就会弹出一枚枣子击在童子的屁股上,童子大声呼痛,却会换来道人的一声笑骂。
高高的围墙上冒出来一个憨憨的脑袋,挤眉弄眼地摆弄着手里新捉的山鸡,童子见状吞咽了一口口水,见老道士已经发出了轻微的鼾声,于是蹑手蹑脚地溜出了道观。
老道士似乎正在做着美梦,嘴角微微翘起,鼾声更加粗重,就连道观外面传来的嬉闹声也没能将他吵醒......
夜凉如水、冷月高悬。
山路上行着一对师徒,师父背着狈懒的徒弟纵身赶路,每一个纵跃都会跨过两三丈的距离,徒弟在师父的背上大呼小叫,也不知道引来了多少夜行的猛兽。
而师父在顺手打发了猛兽的同时,还要分神回应徒弟要听故事的央求,无奈之下,只得搜肠刮肚地再讲一个更怕人的故事,内中不但有害人性命的精怪,更有斩妖除魔的侠士......
秋风萧瑟、叶落归根。
师徒二人对坐饮酒,徒弟一边含笑听着师父讲述山外面别样的精彩,一边为颤巍巍的师父再满上一碗老酒,师父慈爱地摸了摸徒弟的脑袋,口中则在笑骂徒弟存心不良,又想把自己灌醉了套话......
冬日初至、雨雪交杂。
小道士依足了俗家的规矩,请人置办了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而后披麻戴孝地到山下村中挨家挨户地磕头告知,言说自家师父实在丢人,居然喝酒喝的醉死了,请众乡邻千万莫要笑话......
飞花逝水入江湖,老道士终究再不能归,也不知是鬼使神差、还是天意使然,小道士大悲之下居然做了一场百年大梦,那部《黄庭经》也是因此得传,否则他就算想要为师父报仇怕也没那本事。
真是一场好梦啊!回味着印刻在记忆深处的点滴梦境,陈景云忽然有了一种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了源头的直觉,于是忙不迭的以道韵灵光催动心神,一头就扎进了天意冥冥之中。
想来是要凭着那一点道韵灵光的指引来个溯本求源,去窥探一下当年的梦境到底因何而来?自己又将要何往?为什么他一介弃婴只修行了三十多年就达到了今日这般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