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问道:“今日吴先生登门,可是有事?”
这吴老头面皮似乎有些薄,明明有事偏偏东拉西扯,让周易摸不清底细。
“老夫,确实有事相求。”
吴苛顿了顿说道:“老夫想为搜妖录作序,还请居士同意。”
搜妖录出版已经有一段时间,销售暂时比不过刑者说,却已经引起了不小风潮。
大乾百姓一辈子生活之地,除非大灾大难流落四方,基本超不过百里范围,所获信息有限。
即使听说过妖魔鬼怪为祸,对其了解也仅限于口口相传,具体什么模样,如何害人,能否捕杀,全都模糊不清。
盖因传播者也是将其当做趣闻志异,具体什么情况也不知道。
刑者说将妖魔之事解开了面纱,搜妖录则更加专业,下三品常见妖族尽数录入其中。
与何掌柜所料不差,刚开始大家对搜妖录兴致不大,大多数时候离妖族太远。
直到有人按照书上所说,成功捕杀妖兽,皮毛血肉卖了许多钱,妖族异化的部位价值更甚。
神仙写的书没人在乎,若是这书能赚大钱,种地老汉也会想办法背下来。
搜妖录一下子就火了。
状元堂印制搜妖录时候,周易已经今非昔比,知名作家,炼神高人,无需学宫作序。
吴苛得了刑者说的好处,名声、功德所获颇丰,见了搜妖录火爆,便又想搭顺风车。
“原来如此。”
周易看着吴苛带有希冀的神色,疑惑询问。
“作序之事,似乎无需要作者同意,大乾律法中也未有禁止吧?”
书籍作序比较宽泛,可以是作者寻朋友友情写,也可以是书铺寻相熟的名人,看过之后写评论。
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
大到可以无视好坏,请来的大儒越多,书卖的越好。
至于读书的能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既不关作者的事,也不关大儒的事。
大可能,愚民还是不要学到有用的,否则下一卷书卖给谁?
“老夫尚律法,要么不说,说就不会说假话。不久前确实有想过,让老家的书铺,自行印制搜妖录,加上老夫的序和见解。”
吴苛解释道:“前些时日,三悟真人大闹龙宫,逼迫龙君立誓,让我等读书人汗颜,居士又是真人至交……”
周易听完才明白,说的花里胡哨,实质上就是慑于三悟,或者说真仙。
以至于三悟的好友,也必须列入重点身份。
这群老家伙都活成了狗,做事小心,不沾因果,说什么敬仰三悟大闹龙宫,再来一次也绝不会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