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那又是为何?”
“此事机密,反正你不能上山。”
“这座山道又不是老师父你修的?”
“你再上来,我就……”
莫非是考验自己?赵诵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这些老和尚就喜欢考验别人。
于是他想了想,就对那老和尚道:“老师父,这世间修行有万道,万道归一,我不入佛门清净地,去凡尘世界也可修行,比如那道家的大隐隐于市,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差别之处,不过就是位置不同,但人的心境是相同的。”
老和尚细细的回味这句话,感同身受,但无论赵诵说什么,老和尚都不打算让他还俗。
“小子,其实你不还俗,以你见解,日后必成为得道高僧。”
“成为高僧又如何?”
“可以弘扬佛法,开宗立寺!”
“不,那不是我的道。”
“你的道是什么?”
赵诵心道,他的道,就是生意道,就是赚钱,然后娶妻生子,在大宋好好生存,而不是去寺院修行,枯坐论道。
于是赵诵想了想,道:“老师父,你们的道应该是这样的。”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盘腿而坐,双手搭在膝盖上,然后闭着眼睛。
那老和尚也坐了下来,面对赵诵。
“但是我道却是入世。”赵诵睁开眼,放开双手,然后身子舒缓,上半身往地上躺过去。
“你这是做什么?”
“老师父,你是灵隐寺的老僧人了,应该听说过济颠和尚吧。”
济颠和尚,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而且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个性又喜好打抱不平,救人命,虽然已经圆寂,却是真实存在的。
老和尚点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所以我也要学济公。”
老和尚叹了口气,没想到他的见解居然不如一个晚辈。
他已是佛门弟子了,更不能以个人感情掺杂其中,以前的事情都忘了好,师兄交待的事也只是劝一下而已,也就没有继续多管闲事,起身之后,拿着竹扫帚继续扫雪。
赵诵见老和尚远去,松了口气,忙一跃从地上起身,此时低头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没想到都跟老和尚扯了有半个时辰了,忙起身踏上灵隐寺的路。
积雪虽然被扫除了,但台阶依旧有些滑,赵诵一步一滑,人到灵隐寺寺山门前已接近落日。
门口的黄衫胖沙弥正打算关门,忽然从门洞出现一张年轻人的面色,忙道:“施主,现已是鄙寺的晚课时间,施主要拜佛还是明早再来。”
赵诵忙从衣袖掏出度牒,递给对方:“小师父,我是来挂单的,不是借宿来的!”
“挂单?”那胖沙弥一见,看了看度牒上的字,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明朗师兄,快随我来,晚课要开始了。”
胖沙弥看着赵诵这一身,边走边问:“师兄为什么要穿的这样,这被主持、方丈看到了,要罚去抄经书、扫藏书阁或茅房的。”
赵诵见胖沙弥这么一问,随便胡诌:“路途遥远,路上遇到好心人,就给了身衣裳。”说完,叹气起来。
“也是,师兄是云游僧,跟我们在寺庙修行的又不一样。”胖沙弥忽然想到什么,忙道,“师兄,你随我来,我给你拿一身衣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