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限就是治疗本身对治疗者存在威慑。
卢小华总结过,上限低了,要是外面政府管的真的那么严,甚至更严酷一点,所有置换者一律格杀勿论。
那治疗站的治疗就不算是折磨,反而为了保命,没人会愿意出去,治疗名额本身还会成为一种福利。
下限低了,那同样对置换者形成不了威慑,他们也可以选择不离开。
上下限之间的差额,就是他们能吃到的油水。
要保证这个利润的长期存在,第一是要保证治疗者对外界的生活还有想象的空间。
第二就是要保证治疗者不敢对治疗站的生活有太多想象的空间。
那个女总经明显是没有这个意识,她觉得反正都是人,是人就是客户,就是利润,拉进来一顿电,出来的就是利润和业绩。
她只看到上限降低了,利润的空间差小了,而且这个上限的降低趋势不可阻挡。
所以她只想着保证利润,悄悄的降低了下限。
降低被治疗者的年龄,等于是降低了治疗的威慑能力。
这种降低不是说适当提高一点治疗时长就能解决问题的。
对人心理上的影响,主观情绪上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就像卢小华说过的那样,一个人进入到一个老年人身体里之后,他会本能的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出现心理上一夜之间变老的情况。
会胆小怕事,容易妥协,不会轻易和别人起争执。
但如果同样的情况换成四十多岁的壮年,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