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厅堂之内,人们仿佛被瞬间带到了边塞城池之上,耳听的是铿锵悲怆之声,眼前仿佛看到戎族大军压境,守城军舍命苦战,城池即将破碎,满目泣血山河。
奄奄一息的军马倒在沙场之上,含泪望着主人的尸骸。折断的长箭穿过将士们的躯体,碎兵断戟下不知是谁的残肢。
曲子听在耳中,却在胸口激荡,仿佛每位听者都是手执利刃的士兵,随着一段段琴曲,感受着战场的窒息与血腥,拼杀与牺牲,恐惧与绝望。
忽而,嘹亮的曲调长驱直入,划破了乌云压城的夜晚,一缕皓月的光辉从云峰上而来,是来自京城地王军千里驰援,抵达了快要崩溃的前线。战争的颓势忽然反转,将士和百姓都看到了生的希望。
听者们也跟着心潮澎湃,勇气再次涌上心头。提起断剑,拨动弓弦,重新再战,不放弃一寸国土,一寸山河!
朗月高升,风云变幻,敌军节节败退,丢盔弃甲而逃。我军发出追剿的信号,一时间旌旗飘扬,火炬点亮,宛若一股银河之水从城墙内涌出,烧光了大地的黑暗,烧尽了敌军的阴霾。
“腾——”的一声,战曲安静下来,战争胜利了。
整个大厅也寂静如旷野一般。
半晌,曲调再起,旷远悠扬。
明月之下,将士们开始打扫战场。
白骨亡魂,哀歌阵阵,如泣如诉,揪紧了听者的心肠……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琴声之哀怨,引得场中所有人泪眼婆娑,有人甚至掩面而泣,不知是想到了故人,还是想到了远乡,想到了求学之不易,还是仕途之坎坷……或许是一种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内疚,因为有千千万万前人用性命换回此时的安逸,才有这月圆人圆的上元佳节。也或许是感受到了为国为民牺牲的壮烈和伟大,反观自己的自愧不如。
一曲罢,余音绕梁,三日不可绝。
包括长孙太师在内的所有御书院教师,此时均是一脸地难以置信。
其中最为惊讶的是专职教授琴艺地卢博士。
此时,卢博士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满眶热泪,滚滚流下,掩口难遮惊喜之情:“这这这……这难不成就是前朝早已失传的那曲《吴钩》的全曲!上官司琴夫人的《吴钩》!”
此话一出,满场哗然。
《吴钩》一曲的曲谱在上官司琴身死后被战火点燃,官兵拼死救下时只剩半卷残本。而这半卷残本正是卢博士最骄傲的收藏之一,他毕生都在寻找它的全本,二十多年遍寻无果。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有生之年听到如此完美的全曲演奏。若不是碍于赛制规定,他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屏风之后,去看看演奏者究竟是谁。
这时,御学院的学生从屏风后将参赛的画作拿出向众人展示。
画上并非是一片战争场面,而是一座残破地孤城伫立在朗月之下,翻滚的云迹缭绕于圆月之畔。城外,一名白发苍苍的将士,左手握盔,右手扶剑,身后跟着一匹眼神矍铄的老马,回头望向城墙,目光威严,神情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