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比主镜带有些弧度来说,三级反射镜和精细转向镜本身都不带弧度。
它们是平整的镜面。
从这一点来说,是更加有利于镜面的加工的。
只不过更高要求的精细度,依旧自身需要携带冷却系统让它们加工难度更高。
更高的镜面精细度对于韩元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编写好数控程序后,他将铍铱合金镜面交给了数控设备,自己则思考如何给三级反射镜和精细转向镜降温。
主镜和次镜的工作温度是在零下二百二十三度的极端低温中工作的。
这个温度是韩元通过铍铱合金的性能计算出来的。
在-223℃的环境中,铍铱合金本身的红外热辐射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不会对镜面反射外来红外线造成影响。
而三级反射镜和精细转向镜的温度要求还要更低。
当然,如果是单纯的要制造一个这样的温度,对于他来说有不少的办法。
比如激光制冷、比如氦气制冷等等。
想了想,韩元将目标锁定在两种方式上。
第一种是液氦制冷,这种方式最低的极限可以将温度降低到接近-270℃。
但这种方法有个缺点,液氦制冷比较适合室内制冷,如果是在广阔的太空中,它并不是很适合。
当然,韩元可以选择将透镜挖空,在透镜内布管线,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降低镜面温度。
但同样有着缺点,那就是镜面的冷热可能不均匀,而且液氦的温度不好控制。
不过这种方法依旧被韩元列入了计划中。
第二种则是‘时域物质波透镜’制冷法。
这种一听就是物理界名词,其实还真的是来自物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