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玄的子侄辈里挑选一个,不是很难,即使公孙杀了很多宗室子弟,还是给留下了可供挑选的人,比如现任辽王、襄王,都是思玄的子侄辈。
但也有难处,这些子侄辈都比思玄大,过继给思玄当继承人,不是那么合乎情理,只能再往下一辈挑选,可惜下一辈小的又太小了,最大的也才五六岁,最小的才几个月大,这是妥妥的幼主,很容易引起动荡,比如外戚擅权。
瑞王将目光移到了沉默不语的魏王李让身上,“不如迎魏王承继大统,魏王正当壮年,文治武功颇盛,天下百姓也应需要一个年长的君王。”
福王说话直,直接道:“我看真是没有比魏王更合适的了,不是太小,就是太老,中间的那些呢也是很不稳重,远远不如魏王,让魏王承继大统,也能让列祖列宗安心了。再找些娃娃,身体差,保不齐哪天又出事了。”
他感到深深的糟心。
一年之内,两场国丧,一个还那么年轻就死了,走到了他的前面,真是晦气,他看到这场面感到自己的寿命都要短了。
瑞王、福王两人发话了,众人皆是沉默不言。
这些三省六部的长官们,个个都还沉浸在年轻皇帝驾崩的消息里,震惊又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心中充满了疑云,他们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聪明人,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猫腻,他们的心里都有数,听到宗室里年长的福王和瑞王要求立魏王,心里更是跟明镜似的了。
这分明就是一场早已经安排好的大戏,就等着鸣锣开唱,年轻的皇帝也是至关重要的演员,他的死是必然的。
三省六部的长官们频频低头,心中都在可怜年轻的思玄,那么有朝气,那么仁义,本应该会是个好皇帝,可惜熬走了公孙,没能躲得过宗亲。
他们都是相当期待思玄能够慢慢成长,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们都在等这么一天,没想到这一天永远不会来了。
痛失明君,也让他们对魏王有很大的反感。
敢于弑君的人能是什么好人?
上台了以后不知道要怎么对待他们这一帮大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