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43章 各方反应(2 / 3)

“什么?学杂费都由朝廷承担?家长不用出一个铜板?”

“每年还有十两银子的补助?”

“这不可能,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从来都没有听过读书不仅不用花银子,还可以赚银子的!”

“这算什么,听礼部官差老爷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学成后,不用参加科举,朝廷直接安排到各地的官府衙门当差。”

嘶!嘶!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群倒吸一口凉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脸惊骇。

什么?

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府当差?

这怎么可能?

在场的所有老百姓,目光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大明谁人不知,莘莘学子必须十年寒窗苦读,通过科举考中皇榜,然后朝廷才安排到全国各地做官老爷。

可是现在。

居然不用参加科举,学成后,直接去各地做官老爷,实在是让大家难以置信。

一时之间,招生的消息迅速在整个京城传开。

京城的老百姓一下子沸腾了。

如果陈凡出来走一走,他就会发现。

不管走到京城的哪个地方,周围老百姓议论的焦点,都是关于这次招生的话题。

一些家中有孩子的平民百姓,到处疯狂的打探消息。

想知道招生有什么条件,他们的孩子是不是附和要求。

免费读书识字,每年十两银子的俸禄,学成后安排进官府当差。

不管是哪一条,对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来说,都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

在大明,读书上学是士绅阶层才能享受到的特权。

对穷苦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是负担不起昂贵的学习费用的。

别说是请教书先生的费用了,哪怕是买书籍的银子,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也是买不起的。

哪怕如此。

但是当这些老百姓发现家中的男丁,有读书识字的天赋时,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养孩子读书。

因为大明的每个老百姓,都听过一句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由此可见,读书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

……

随着礼部的信使把文书送到全国各地,大明的每个县州府的官老爷都收到了消息。

这些官老爷一个个蹙眉看着手中的文书。

实在是搞不懂朝廷的用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拍艺术片而已,不至于要我命吧 独行奇主 转世怪人 平平无奇魅魔罢了(np) 她的方向 80后的前半生 道真玄边 吞咽【1v1产奶】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