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殿下在信中给我讲的那个故事……”
任紫琳淡定一笑,“故事嘛,二公主听听就好。”
呵!罗鹄凤现在怀疑,那故事是真的。
“那将军,是谁?”
“什么将军?”任紫琳一脸你在说什么的懵懂,“我大宁如今有名的将军可不怎么多。”她似是想了一下,“除了我三哥,我有印象的,也就一个陈芝明了。”
嗯,陈芝明这会儿,也在这座宅子里的某一间房子里吃蛋糕呢。
罗鹄凤就呵了一声儿。在他看来,这话就有些玩笑了。锦绍虽然因为天师教圣子的身份被他看重,但绝对不值得任紫琳拿陈芝明来钓。不过顺着任紫琳的话仔细想想,宁国如今上得了台面的将军的确不多,锦绍虽然口中自称草民,但一般人他还真看不上。这么一想,难道那故事,真的就是个故事?
不等他想明白,门外又走进来一个人。这人手里端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只盆一样的大碗。那人进门,径直走到锦绍的面前,将碗放下。这碗是真的大,不过,碗里只有一小团淡黄色细长的面条,窝在被细碎的葱花点缀的大碗清汤下,看起来很是可口的样子。他本来也就看看。偏锦绍注意到他的目光,伸手将面碗向着面前拉了拉,又微微背对着他,侧了侧身。
这就有点儿护食了。他本来没想吃好吗?
“这面,为什么只有一碗?”他问任紫琳。
任紫琳没想到,堂堂的二公主会计较这个。愣了一下,她才回答,“这是长寿面。今儿是锦绍的生辰,所以只有他一个人吃。”
生辰,其实是陈芝明的生辰。但若不是这么说,这面的事儿就不好解释了。这面,是用炖了一个下午的牛骨清汤下的。虽然看着清淡,却真的是香的很。也是锦绍运气好。最近春耕,一头耕牛不小心从山坡上跌下来,摔死了。要不然,任紫琳打算用鸡汤替代的。对锦绍,任紫琳觉得不管他是出于什么原因,不远千里的来到了大宁,她都承这份情。虽然,锦绍在年龄上比如今的她还大了几岁,但从内心讲,她却是把他当做弟弟来看待的。
因为前世的习惯,任紫琳晚上一向少吃面食,故而早吩咐了厨房不用做她那份儿,谁知道,厨房竟然这么实诚,明知道罗鹄凤来了,还是只端上来一碗。
罗鹄凤还真不知道锦绍的生辰是何时。不过,那面,看起来更好吃了是怎么回事儿?
“今日入城后,我才知宁京里最近发生了许多事。”
比如说,三月前,任玖新丧,蓝雪归京,瑞安也坠崖身亡,至此,宁国在无人质掣肘;又比如说,宁国的热闹也在那时始开帷幕,宁京内外,仿佛是一声春雷之后万物复苏;再比如,他一路行来看到的所谓青石板,其实并非青石板,而是由一种叫做水泥的动作制作而成……
当然了,这最后一个比如,有待罗鹄凤亲自验证。他也不算是孤陋寡闻之人,但从未听说过如此神奇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