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就坐在炕桌的另外一边,看着这一老一小说的开心,也是觉得心里开心。
大年初二,各府开始走亲访友,许棣因为二月底就要下场,仅仅是初二一大早带着李悦溪去了陈家一趟,代替自己的父母去看望姥爷一家子,回来之后,接着埋头苦读。
京中表面上一片平静,暗地里依旧是风云涌动。
大皇子的舅舅,驻守西南的王大将军,仅仅是带着两个妾室在任上,嫡妻带着孩子们在京城家中替王大将军母前尽孝,听说大皇子有意把王家的一个庶女抬进府中。
二皇子是皇后嫡出,皇后出身大儒之家,二皇子身边聚集了一批士林之人,每日里凑到一处谈天说地,表面上是举行各种诗会酒会茶会花会,其实是为了拉拢人心。
至于三皇子,借着舅舅吏部的职权,暗地里结交各级官员。
许棣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心知肚明,家中既然养着萧垣,日后定要费了心思让萧垣登上那个位子,毕竟,位子只有一个,想要坐上的却有好几个,在这样的事情上,没有谁会手下留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事情,许棣现在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到时候才能让萧垣有一争之力。
许棣是要准备日后做宰辅的人,科举出仕,进翰林是他唯一要走的路,大梁虽然是建朝不足百年,却是沿袭了前朝的制度,许棣曾经仔细的研读过前朝的律法制度,最后能够做到宰相之职的,都是进士出身,虽然举人能够举荐,但是,在仕途上却不能够位极人臣,走到最后。
宁氏最近在给许杳相看。许杳早就已经及笄,后面的许桂甚至是已经准备要成亲了,许杳却一直没有定下来,宁氏心里是有些着急的。
作为侯府世子嫡出的姑娘,许杳嫁个郡王做郡王妃都是能够的,但是老夫人跟侯爷都曾经有过交代,家中孩子的嫁娶,尽量不要掺和进几位皇子的争斗里面,宁氏也明白其中的凶险,但是让自己的女儿嫁一个普通的人家,宁氏心里又过不去。
过年府中事情多,宁氏要操劳府中大小事务,更要在走亲访友的时候注意有没有跟许杳般般配的儿郎,没几天的时间,宁氏就有些吃不消了。
许杳从辽东回来,只是去比较亲近的几家走动了一下,宁氏倒是想着带着她多去一些场合,见见人,也让别人家的主母看一下自己家的姑娘,只可惜许杳实在是不愿意去,宁氏又觉得许杳前两年因为那件事情,受了伤害,不敢逼得太厉害了,谁知道最后竟然成了逼迫自己。
大过年的,宁氏觉得自己就这么病了,有些晦气,倒是世子许葳,请了府里供奉的大夫来给宁氏看了之后,忙前忙后的照应。
许葳端着熬好的汤药,看着宁氏喝了之后,又给端过来一碗温水,宁氏漱口之后,这才算是松快了些。
宁氏看许葳把碗放到桌上,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世子,大年下的劳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