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谨慎自谦恭敬景仰的语气,太子还能分分记起。
那分寸感,太子都半点不错。
太子殿下不满七岁定亲,当时加寿一周多,以太子当时年纪,他对亲事没有意见。以太子和加寿玩得好,他至今也对亲事没有意见。
因为没有意见,自然早早把岳家打量一遍。这里面又有听说袁柳两家争斗,太子听来的和他本人对袁训的评价,全是一样。
精明过人。
又不自高自大。
柳家招惹加寿,他敢打。你说他爱惹事,可以出来一堆的人证明,小袁最擅长的,是和稀泥,跟里面充好人,和事佬儿。
所以说他为人精明,当动手时不含糊。
这样一个精明人,今天特意请太子殿下去看,话不多,他会说废话吗?
太子这就心如明镜,岳父让自己去看张豪什么豪的叩头是假,他要对自己说的,是自己早上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不好直接回答,晚上这句话其实是他早上的回答。
……
月华流转,太子在窗前流连。看似他贪看月光,其实他茅塞顿开,兴奋的睡不着。
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这回答确实要紧。
太子笑容满面,在他省悟到袁训这话的意思时,自然把加寿想上一想。想想可爱加寿从来喜欢,心思又回到袁训身上。“妙啊,”太子轻拍手心:“妙极。”
大早上的他见到袁训,就问上一句。袁训当时没有直接回答:“一切听皇上的。”到晚上出来一句,意思是一切听皇上的,按皇上的意思行事。
袁侯爷是当时抽风了不成?当时不说要晚上说。
当时说的和晚上说,意义大不相同,可以说相差十万八千里。
早上袁训要是回答出来,太子如果听从,办这差事就唯唯诺诺,难免事事求皇上心思。但这事是皇上交给太子去办,又是一件棘手事情,纵然没有考验之意,考验也在其中。
太子应该用他的主张,合皇上的心意,这是袁训要告诉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