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母子二人才过上安心日子。
在县令的帮扶中,程母发现,读书人地位很高,而读了书当了官就不仅仅是地位高了,因为有了权!
她非常想过上这样的日子,她觉得,只有让儿子读书入仕了自家才能翻身,同时也能权利双收。
已故程父虽只是秀才,可他却能被十里八村的人尊敬推崇着。
她当时仅是秀才娘子,在外却也能说得上话,腰杆子比别人挺得直,倍有面子。
而今,把他们母子俩从苦海里解救出来的县太爷,居然能把她以前不敢惹、不敢得罪的全指派个遍,而那些人不但不敢反驳一句,还捧着笑脸奉承着,尽职的出力出钱帮着县太爷办事。
她觉得,如果儿子也是县太爷,那些人还敢欺吗?于是,她决定克服一切困难也要送儿子去读书。
只有儿子读书出息了,自己才能母凭子贵的过上让人尊敬的贵妇人生活。
这程母虽没什么文化,但她也知道夫子的重要性。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还有一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不论哪一行,做师傅的都会留一手,程母认为,用心的、肯教的夫子太重要了。
经过多方打听,她终于打听到一位品性纯良的大儒,靠着天天跪人门口哭诉博取周围人同情,最终让大儒屈服的让儿子获得了入学资格。
而儿子也不负她所望,凭着过人的聪慧及良善的品性,次年成为夫子的亲传弟子。
她这一跪一折腾,所得结果却让众多家长懊恼不已。
只是因为会哭诉,居然让她毫不费力的把儿子送到了名师之手,这让他们拿着巨额钱财却被拒于门外的家长情何以堪?
拜了名师,取得功名也就是早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