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不是觉得他们不该杀,而是再杀之前,要让更多的案子浮出水面,让更多尚在阴霾之下的亡魂重见天日。
继续看下去,名单上的人很复杂,各种各样的人群都有。
有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多年的积累之后,终于爆发了出来,然后奋起杀人的。
有因为失手而杀人的,总之,后面的这些人比起那个团伙来说,其无论是作案手段还是头脑来说,都只能算是小儿科。
李元吉只是在一些自己认为有疑点的人名上画了个圈,示意刑部继续深查一遍。
虽然制度已经有了,可一些相关的规范还是很难一步到位,毕竟不是专业的律师,这年头也没有什么疑罪从无的法律规定。
至于那些疑罪从无还是从有,完全看皇帝个人的心情,皇帝说有就是有,皇帝说无就是无。
不过在第三阶段的名单中,李元吉却是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侯君集。
罪名很明显,霍乱军纪,违抗军令。
刑部的无罪辩护司已经放弃了对其的辩护,犯了军规往往更简单,也更直接,根本没有什么辩护的理由。
侯君集是一部主帅,命令是他下的,抢夺最多的也是他,这还怎么辩护?有人怂恿?可你身为主帅,能被人怂恿,你的智商哪去了?
加上案子本身涉及军方,所以刑部那边也没打算过多的深入,只是就几个违反军规的条例列举了出来,并且将证据摆了出来。
意思就是说,刑部不过份的去做有罪诉讼,也不会去做无罪辩护,有能耐你们军方自己去让皇上将侯君集的名字从这里拿出来,俺们只负责实事求是,把现有的资料给递上去,其他的与俺们无关。
关于侯君集一事,李元吉并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去走。
毕竟侯君集是大唐的一名战将,虽然个人人品和风纪有很大的问题,可毕竟是对大唐有着巨大的功劳。
所以在此之前,李元吉已经进行了两次的批阅,结果全部是斩,而如今到了第三次,李元吉依旧有些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