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职查办!”嬴子婴肃容道:“沛县本来是皇帝陛下打算竖立起来的典型,以此激励我大秦子民努力耕种。
但是在路上发生这样的意外,恐惹天下人非议,所以臣以为,革职查办,已经是最轻的处罚了。”
嬴胡亥琢磨片刻,发现自己还真是把这件事情看轻了。
“言之有理!”嬴胡亥颔首道:“那等沛县大小官员到咸阳之后,所有人员都交给你接应,朕要亲自召见李鼎问罪!”
“吾皇圣明!”子婴躬身拜道。
“那刘邦、樊哙、卢绾三人,又该如何问罪?”李夭这才开口问道,很是合乎时宜。
她不言李鼎罪过轻重,直说刘邦三人,却也是一种变相的为李鼎开脱罪名,但这手段却很高超。
嬴子婴又忍不住高看一样李夭,这才拱手道:“一切听从陛下发落。”
这就是知进退了,他坚持李鼎有罪,那是原则;刘邦三人罪名已定,黄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
毕竟,如果这事儿和刘季没关系,那他为什么要出逃?
所以,这个时候退一步,也不会让皇帝觉得自己太过于强势古板,也不会让过分吃罪李夭。
“是个聪明人!”嬴胡亥心中又忍不住高看一眼嬴子婴,难怪这家伙身为长安君成嬌之子,却能在大秦混的风生水起。
要知道,长安君成嬌身为嬴政的兄弟阴谋作乱,让嬴政给咔擦了。
可这家伙长大以后,却能初入宫廷,劝说二世皇帝不要滥杀无辜云云,绝对是一个影藏的大佬。
嬴胡亥现在深深认可这种说法。
谈一下嬴子婴的人设问题,历史上关于他的身份用两种说法,一种说他是嬴扶苏的儿子,一种说他是长安君成嬌的儿子,也就是嬴胡亥的堂兄。
从嬴胡亥即位逼死扶苏、杀死自己的兄弟姊妹数十人来看,怎么可能让嬴扶苏的儿子活着?
所以本书采取长安君成嬌之子的说法,诸位书友不喜勿喷。
“不管如何,此三人都已经逃如芒砀山中,芒砀山绵延数千里,想要抓人,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