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姝在祖父母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多少温暖,习惯了被人冷落,要怕寂寞。
祖母在临去世前,知道自己不行了,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和儿子两口子留下来的津贴费,还有这几年的抚恤金,攒了二百块钱,是他们老两口和文姝的,文姝小,毕竟是儿子的唯一骨血。
临死她也是放不下孙女,不放心孩子的命运。
明白自己这些年对孙女冷淡,亏待了这个孩子,可是孩子从没有怨言,总是对她唯唯诺诺,对她很孝顺,十来岁的孩子承担了一切家务,甚至十三岁的小姑娘就会做鞋了。
省下那么多抚恤金,就没有给孩子买一斤肉吃,她真的后悔了。
对不起儿子,她没脸去见儿子。
从来就是对长子的几个孩子特殊的好,可是文姝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临死她才醒悟了。
以为尚巧云成天嘴上奉承她,满脸成天堆着笑,认为这个媳妇儿就是最孝顺最心善的,。
二百块钱在那个时候可算大款,再加上老太太的耳环,银镯子,还有十块洋钱,都给了尚巧云,嘱咐她好好地待文姝。
尚巧云答应得可是痛快,起誓发愿的承诺,对文姝比文珠要好!
文珠两手不沾阳春水,文姝却是一个奴仆一样的存在。
逆来顺受的文姝唯唯诺诺,干了所有的家务活儿,没有发出一句怨言。
过年过节都不给她一块肉吃,她家不是没有肉,文之列在饭店管事,能没有肉吗?
谁家都吃不上肉,文之列也能拿回来肉。
就是不给她吃,过年炖肉,炖完了谁家不给小孩子吃点。
尚巧云是不会让孩子吃,就是制的文姝,文珠会偷吃,尚巧云却数落文珠馋,让她学文姝一点儿不馋。
说这样的话,应名是夸你,就是变相的不让你吃到肉。
请客的时候就把孩子打发到一边,给点炒白菜,有几个肉片,瞬间就让文珠扒拉走,等客人吃完饭,文珠就进屋吃肉,没有一次尚巧云给文姝一块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