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箫也就依他折腾,把李隆基隔绝起来,他什么人也见不到,喝水吃饭都给他定量,把他整进系统,自然有人给他洗脑。
洗的他终于答应让位了。
就这样,李隆基的诏书发出一份接一份。
武惠妃谋杀三王,最大恶极,谋朝篡位,效法韦后欲登皇位,合谋太监高力士诛杀朕,太子李瑛和二王救驾有功,武氏罪名当诛,就地正法,昭告天下。
这是一道诏书。
随后又是一道诏书:朕被反叛惊扰,龙体欠佳,太子李瑛救驾有功,暂代朝政,朕要禅位太子李瑛,择日登基大典。
很巧,玄宗谋杀太子,虽然定罪,可是李隆基心虚,没有正大光明昭告天下太子谋反的事。
李瑛的贴身大太监就直接替代了高力士的角色,五天后的早朝,太子临朝,大太监于会宣告玄宗的两道诏书。
皇帝称病几天不上朝,怎么就让位太子了,太子谋反进了大理寺,这可不是秘密,三王已经被发配,怎么突然就变了?
群臣震撼已极,全部大眼瞪小眼。
被震撼死的李林甫:武惠妃怎么就成了陷害三王的罪魁祸首?他想不明白,皇帝还因为三王造反问计与他,三王怎么瞬间就翻身了?
难道是作圣人搞的什么声东击西?就是为的除掉武惠妃?自己给武家人打了多少进步?却都是白费功夫了。
自己没有替太子说一句好话,会不会被他记恨上。
李林甫觉得玄宗不像试探他的眼神,李林甫怎么也是想不通三王谋反已成事实,怎么就迅速的翻盘了?
把极受帝宠的武惠妃打进了深渊。
李林甫就想见见一见玄宗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可是武惠妃已死,看皇帝的诏书太子已经赢了,自己不能让太子对自己起怀疑,还是忍了。
李林甫老奸巨猾的岂能让自己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