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后宣布:“商伯府,五爷的娘子尚东离,冲喜贞券修续命三年,守节十来年,在艰苦的条件下,拉扯女儿成人,对贞家功不可没,朕嘉奖烈女贞妇尚东离贞节牌坊,赐绢百匹,黄金千两,赐母女玉如意二柄,但愿母女二人心想事成,生活以后如意幸福!”
满朝文武几乎震撼死掉,咱们皇帝这是犯了什么疯?怎么能嘉奖一个冲喜的娘子?
一个贫贱的女子,为什么被皇帝看重?
她不守节还能嫁出去吗?他是国公府买来的冲喜用的,没有让她陪葬就不错了,凭什么得了皇帝的青眼儿?
有人已经愤愤不平了,几个御史齐齐的出班奏章:“陛下!不能嘉奖一个贫妇!”
“你们一个个闭嘴!”皇帝心道,尚氏可是为朕削爵立了大功的:“你们是御史,是监督朝臣的,是为正义而战的。你们嫌贫爱富,难道是想效法贪官吗?贪赃枉法发财吗?你们的品质不纯了,真是让朕失望!”
皇帝叱责几个御史,一个个的缩了回去,他们的言语真是有毛病,什么贫妇,已经嫁进国公府的人,还被讥笑贫妇,真是几个心术不正的歪理御史。
天子一怒,没有让他们血流成河就不错了,敢质疑皇帝的决定,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皇帝就是觉得自己嘉奖的得对极了。
皇帝可是心思缜密的,商国公被撤掉爵位,必要迁怒冲喜的女子,自己借了这件事削了国公爵位也是因为冲喜娘子引起的。
这么大的一件事,贞广仁不敢对阵皇帝,气恨一定会找在冲喜娘子身上。
皇帝就是别这股劲儿,就是不让贞广仁有撒气的机会。
让他憋屈又吃亏,皇帝的心里才惬意。
赏玉如意,让她们母女称心如意,两柄玉如意保住了母女的性命,如果皇帝不给她们母女做主,她们母女是死定了,贞广仁是不会让她们活下来的。
这样一安排他怎么还敢取人性命?
皇帝注定贞广仁是不敢的。
轻~视一个对儿子有救命之恩的女子,说明国公府的风气不正,重臣必须是孝子,也得是仁义之人。
自己这样丧尽天良,哪有什么忠君爱国的真心,没有正经良心,谈的什么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