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父给部队去信说了平安夜很多坏话。
可是平安夜得首长的器重,这个时代高中毕业生参军是非常受欢迎的,况且平安夜是个出色的军人,二年后平安夜就当了排长,回家来探亲,找陈秀莲。
这个时候,陈父知道了怕平安夜已经是排长,能够挣钱了,就起了贪婪之心,就是惦记上了平安夜的津贴。
一个月四十多块钱在农村人看来可是大富了,陈父母这次没有不让平安夜见陈秀莲。
陈秀莲和平安夜相见都是欣喜的,这次陈家没有阻挠,可是国家结婚的年龄推迟了男的要二十五,女的要二十三,他们的年龄还是都差一年。
可是平家已经给平安夜找好了对象,是一个陶瓷厂的工人,这样的条件在这个时代可比陈秀莲的强了多少辈,工人是挣钱的,陈秀莲是生产队劳分,工资一年少的可怜。
平家就更嫌弃陈秀莲了,工人也是有工作的,农村出身的当兵的能够找上一个工人在这个时期还是很少的,这门婚事对平安夜可也说是最好最合适的。
平安夜却坚持要陈秀莲:“等我能带家眷的时候,部队会给家属安排就业的,工作是不能缺。”
可是平家找的那个姑娘的老家也是附近村子的,陈秀莲也是认识的。
她的爷爷奶奶都是这里的。
两个村子才一里地,谁都知道谁的根底。
平安夜跟家里闹僵了,没有到了假期就被迫回了部队。
一年很快过去,他们的年龄已经到了,平安夜带回了结婚申请,要在家里结婚。
这个时期的人无所谓婚礼,有没有的都行,就是登记完了就算结婚了,不办婚礼的多了去了。
平安夜抗拒他们家给找的婚事,家里反对他们俩的婚事,就决定不办婚礼了,等到了部队再热闹一下儿就蛮好的。
主意就这样打定了,跟家里人一说。都不同意,最大的原因让他找一个城市姑娘结婚,就不能来农村住,平安夜哥四个,家中房子短缺,走了他一个站在市里,就不用回家住房子,房子就是他们哥仨的。平安夜怎么还能回家分房子,她们打的是房子的算盘,就坚决不能让陈秀莲进这个家门。
他们哥仨极力的反对,就是不让他们在家结婚。
一天也不让陈秀莲进家门。
做得就是这么绝。
那个被平家给平安夜找的对象蔡晓华一看平安夜要带陈秀莲去部队,当即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