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的君王都是听信谗言的。
要说哪个皇宫没有复杂的关系,皇宫里有几个老实的女人呢?只不过戚姬最得刘邦宠,她才会不安分了。
戚姬想让儿子易储想魔障了,要说刘邦引诱了她,她就梦寐以求了,儿子坐不上那个位子,她就丧心病狂。
刘邦死后她还敢和吕后叫阵,就是刘邦把她惯得太猖狂了。
不识时务,不会看形势,还一个劲儿的逞能,认为自己能降住吕后,刘邦要是活着她也斗不过吕后,何况刘邦已死,你还能仗着谁?你手里有什么权利能够收拾吕后?
杀樊哙这件事可能对吕后的刺激太大。
可惜樊哙不该死。
要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个千古冤案呀,樊哙在前线好好地打仗,没招谁,没惹谁,怎么就被人举报了呢?举报的原因不是刘邦找的借口杀樊哙,就是戚夫人从中作梗,找人诬陷樊哙
可见,在刘邦的心目中,爱子与爱妾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且为了保护他们,刘邦绝不手软,甚至不惜制造冤案。
也就是戚夫人日夜啼哭怂恿的刘邦对樊哙起了杀心。
吕后恨戚夫人可不是一个原因,为了他们母子刘邦竟然要杀死跟他是最亲近的朋友和战斗在生死一线的最亲密的战友,还是连襟,樊哙跟刘邦是最近的,刘邦却要杀他,可见刘邦的偏心,吕后不杀戚夫人她会杀谁?
根本就不是吕后多狠,戚夫人确实是一个祸害,她根本就没有争夺大汉天下的资格,她就不应该争,真是自不量力,自取灭亡,也是活腻了。
如果没有刘邦要易储的风波吕后也不至于杀戚姬吧?
带着儿子老老实实的去封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吕后哪有闲工夫想到她,人的悲惨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可惜的是,即使刘邦这样干,这样处心积虑地嘱咐太子,让周昌入赵,诛杀樊哙,保护还是不够,且这第三件事情,刘邦都没有干好,还让派去的人给彻底搅黄了,他自己也没有机会再去弥补和挽救了。
原来,奉命的陈平与周勃并没有履行刘邦的圣旨,反而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一方面,陈平与周勃认为:樊哙是刘邦最忠心耿耿的将领,且刘邦正在生病,因此诛杀樊哙的命令,很可能是刘邦一时间的胡言乱语,要是认真去履行了,未来刘邦一旦后悔,岂不是很惨。
另一方面,陈平与周勃还认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且吕后现在的势力扶摇直上,未来有可能垂帘听政,咱们要是斩杀了樊哙,吕后一旦追究起来,咱们岂不是会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