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炼对希尔的印象,来自为数不多的几次碰面。
那时候希尔十七,或者十八,总是留着一头半长的褐色头发,一双灰色眼睛凝视人的时候,察觉不到任何感情。
按照国际审美,这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德国人。
按照邵炼的标准,这是一个用眼神沟通的讨厌人类。
邵炼没有实验的时候,给阿诺德教授当一下大学讲座或者课题助手,总能在阿诺德教授的课上见到他提问。
有时候是问讲座里的系统问题,有时候会问一问下个世纪的计算机预想。
阿诺德教授偶尔会询问他,听课的学生有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邵炼就只记得希尔的视线。
总是在课堂上盯着他看!
直到某天阿诺德教授问邵炼,“你觉得希尔怎么样?他想去实验室做你的助手”
阿诺德教授的学生大多三四十岁,唯独邵炼年纪不过十四。
提出这个问题时,教授说,也许邵炼会喜欢拥有一个年级差不多的实验室助手。
哪怕希尔比邵炼年长几岁,在阿诺德教授看来,仍是同一个年龄层的孩子。
“不怎么样。”邵炼的回答直白,根本不想被人这么盯着看一整天,而且——
“他不可能跟上我做研究的速度。”
即使是现在,邵炼仍旧站在师兄角度点评师弟,“你知道吗,至少我跟希尔的短暂交流,完全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也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他会正常的提问,但是问完之后就这么看着你,就看着。”
邵炼脾气不好。
说起自己对希尔印象时,语气带着隐约的暴躁。
他不喜欢被人意味深长的凝视,更不喜欢抓住了凝视者,对方还拒绝用语言沟通。
沈明洲笑出声。
“笑什么?”邵炼冷着脸凝视沈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