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洲嘴角噙笑,眉梢都略微挑起来,正打算拿出手机隔空拍照呢,邵炼就问:“既然无聊,什么时候回来?”
沈明洲撑着脸,随手立起桌上画满了线路图的草稿,说道:“等我从梅列诺夫先生手上造出来这个,我就回来。”
大量不让他们插手的时间,沈明洲和俄罗斯顶尖研究者学到了不少东西。
手上的设计稿也是之一。
邵炼定睛一看,还以为沈明洲在开玩笑。
图上除了旁边复杂的线路,居中地方清晰的画出了一副眼镜的模样。
“……梅列诺夫是造眼镜的?”
沈明洲得意的哼哼两声,“是智能眼镜。梅列诺夫先生回到俄罗斯之前,在美国谷歌从事智能眼镜研发,但是项目暂停之后,他就回到了俄罗斯,打算坚持智能眼镜方向,改善现在的智能设备使用体验。”
即使有了全息手机,他们同样离不开手机这样的媒介。
妄图实现未来科技中描述的“随时随地处理信息”,永远离不开介质投射和穿戴式设备。
智能眼镜是能够成功的失败产物。
沈明洲放下草图,说道:“我和梅列诺夫先生讨论了许多关于人工智能网络神经的问题,发现这个东西的潜力不止是一块屏幕。”
他抬手点了点旁边的线路设计图,说道:“梅列诺夫的实验团队在研究仿生智能神经处理信息的方式,想在眼镜里植入芯片,达到接触式识别信息和分辨信息的效果。”
邵炼研究了许久的人工智能,自然清楚沈明洲想做什么。
他一把抓住捣乱的猫,诧异的问道:“你想做助盲眼镜?”
“不止是助盲,它也许能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眼镜。”
盲人、高度近视、老花症患者、正常视力者都能利用仿生智能神经处理信息方式,获得一款眼镜能够带来的最大协助。
沈明洲的想法,源于伏光耀。
在中国能够准点下班的研究团队,在俄罗斯自然要按照工程师们的需求。
加班是必然的,所有人都想早点结束工作,也会更加卖力的传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