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炼的讲座没有直播,网络上仍有文字转述。
全球各地精英院校都有中国学霸的身影,报告厅坐满了张口吃狗粮的留学生。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一开始就不应该相信这是一个普通的讲座。”
见多识广留学生,开始了祥林嫂式悔恨。
舞台之上,邵炼和沈明洲成双成对,只有台下听众还是踽踽独行。
他们不仅没有另一半,还没有智能眼镜。
所有人的视线,都变得无比热烈。
学生们果断抛弃了邵总,对沈明洲发起了学术提问。
沈博可比邵博温柔多了,有问必答,理论简练而清晰。
大家听完哦哦哦的好像懂了许多知识,仔细一回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懂。
因为,沈明洲的研究横跨了各个领域,在场学生们充分仰视了学神的光芒,心里渐渐升起了对威廉.邵的理解与尊重。
原来,邵炼叫人多看论文是不想说出事实打击群众自信。
大家都是常春藤精英,为什么沈明洲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流畅,他们却连某些专用词汇都没听过呢?!
热衷全世界刷新消息的国内人民,晚了大约一小时,就见到了邵炼讲座观后感完整版。
国产学霸谢邀,人在美国打字。
写出来的观后感全是中文,总有一些英语单词突然出现,让人重回中英文夹杂的精英嘲流。
然而,这一次,人民群众嘲不起来了。
毕竟国产学霸观后感的英文词不是too年轻too森破,而是“沈博说他准备用Cyclic voltammograms实现LOM-SiCp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