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录像的人,都会说录像里十三四五六岁的邵炼可爱。
除了邵炼自己。
他皱着眉看录像,只觉得电视里是哪里来的小傻子,装什么冷漠。
如果他在自己面前,邵炼一定要狠狠捏着他的脸,教育他: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亚子!整天想着拯救世界是怎么回事?
然而,他怨言再大,也得闭嘴。
因为沈明洲爱看。
沈明洲不仅爱看,还和阿诺德教授坐在一起,把邵炼的少年录像从头到尾重播了一遍。
美国人热衷记录家庭生活的爱好,在阿诺德教授带学生时完美延续。
沈明洲看得心情愉快,电视上那个内敛冷漠固执己见的小少年,完完全全是他从未见过的邵炼。
他对邵炼的印象,始终温柔良善。
即使上一次来到美国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对威廉.邵敬而远之,说出来都是威廉同志冷漠傲慢不留情面,沈明洲从来不信。
现在,他信了。
在阿诺德教授的镜头下,邵炼确实说话严厉直白远超他的年龄,浑身透着拒人千里之外的气质,视线中只有研究和实验。
他见到邵炼和一众研究者们,同桌议论当时的研发热点。
身形瘦弱的邵炼,站在年纪是他数倍的长辈身边,全然没有胆怯和羞涩。
他的声音有着变声期特有的沙哑,说着流利的英语谈论属于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获得了认可,有些观点令人皱眉。
威廉.邵尚未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站在学术聚会上仍是做到了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自信。
不是沈明洲熟悉的邵炼,却是沈明洲喜欢的威廉。
透过一次一次短录像,他仿佛在重新回溯邵炼的成长过程。
没有他参与的少年时代,威廉.邵渐渐从一个惹人怜爱的中二小朋友,变成了让学术界畏惧到头痛的小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