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六号,林一和师母还有他的两个学生,登上了返回并市的动车。
然后转车,一路奔波,返回县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一点多。
冬日的天时比较短,加上一路的劳顿,林一其实下午都准备安排师母休息了。
但是话刚说出口,就被对方明确拒绝。
“看完你这里,我们还得去一趟赣省,那里也有一个红色旅游基地需要出方案,先去地方吧。”
林一无奈,只好开车带着三位直奔饮马池景区。
林一走的这几天,县里下了场雪。
所以,此时前往饮马池这边的路,不是太好走。
把车停下,几人步行往里行去。
一路除了零星的几头不知道谁家拉出来放养的牛,就很少见到人烟了。
山林里多的是几场大雪过后堆积下来的雪,上面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多是来这里采景的摄影爱好者留下的脚印。
沿着笺道行径,两侧是笔直冲天的针叶林、阔叶林地带,积雪附在上面,白茫茫的一片。
从一条小路穿插进去,积雪踩得呀呀地响,林子深处堆放着一小捆一小捆不知何时又是何人捡拾下的烧柴火的木头,就那样放在空地上,任冬月的雪附在上面。
偶尔林间有鸟窸窸窣窣地叫,想来是南飞的时候没跟上人家的趟儿吧,真是一群小可怜。
“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景致!”站在饮马池的最高处,师母看着脚下的风景,称赞了一句,但是很快,对在这里建厂的意见,提出了异议。
“这么好的地方,你们县里也同意建厂?不是一个太明智的决定!”
“这不就找您来了?”林一打了个哈哈。
这种问题不是第一次见。
从普罗大众觉醒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后,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这一对难兄难弟就必须做出取舍,二者不可得兼。
也就是这几年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以后,才稍微有了改观,不在是一刀切。
这也是林一的方案胜过杨海建方案的重点。
带着师母和两个高材生对周边地形仔细勘察了一遍,拍了不少照片后,师母提出来,要去县里的档案馆查点资料。
“档案馆?”
“嗯,既然要弄人文类的景观,那就必须和本地的历史结合起来,不能胡乱搞!”
林一不懂这些东西,在他来说,只要图纸能吸引人,建好以后能吸引人,就是大功一件,他只要负责好后勤就可以了!
“那好,今天时间不早了,明天我联系下人,给您调下资料!”
档案馆属于文化局下属的事业单位,进门也是需要证件的,无可避免的,在办理手续时候,把师母几人的资料透漏了出去。
所以,第二天等几人到达城西的档案馆的时候,就看到好多人等在档案馆门口!
“林总,这就是华清的张教授?”
为首的是县里的程领导,和林一问了一下,就走到了师母身边,准备握手!
“师母,这是县里程副领导!”林一这时候,大概了解了这些人过来的目的。
无非就是想和华清这样的高校攀上点直接关系,不管是将来个人还是其他,都能受点益!
张师母显然对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