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多的富户都卖给官府了,全家搬到咸阳去享福了!一般人家,一丁留地一百亩,多余的卖给官府,官府再分给我们耕种,所以,今年只交官赋,不用再交地租了!”老农说道。
“官府派徭役,你们恨官府吗?”黑山又问。
“不恨,恨个甚?修好了水渠和路,咱们自己也受益,娃儿们在工地上省点吃,还能捎点大米回来,就着野菜熬粥喝,我们都乐着呢!反正误不了地里的活!”老农又答道。
“最近这边治安怎么样?有强盗山贼扰民吗?”黑山又问。
“几个月前多了,前面山上就有寨子。秦军来后,先招安一部分,本地的都下山耕地了,剩下没下被打死也打跑到燕齐那边去了!现在看不到了。”老人又答道。
“看来日子大有盼头了!今年这边有种玉米吗?”黑山问道。
“种了,前面山地就是,听说这种树能长出金子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农答道。
“那就好!去年这一棵能长出五六金,今年种了这么多,虽然卖不了五六金,但是收入应该没有问题,你们就等着过好日子吧!”黑山答道。
离开了这边,黑山又走访了几个地方,情况大多一样,看来巨鹿郡的官吏还是尽职尽责的!黑山便一路北上常山郡。
常山郡紧挨着代郡,赵国公子嘉逃到代郡称代王,因此,常山郡除了新招郡军三万,还有李信五万铁骑驻扎在北边边境。黑山的老部下木匠就是三万新军的将军。
于是,黑山便让五百侍卫在城外住下,自己带着十来人入了常山郡城。常山的粮食十分短缺,黑山直接到官营粮店查看,见一老汉穿着打满补丁的葛布衣服,刚好背着一小袋小米走了出来,便上前行了一礼,问道:“老大爷,现在米价如何?”
“大米一百二十钱,小米八十钱!”老汉放下肩上的米袋,回答道。
“官府的米价怎么这么贵?比关中要贵一倍多啊!”黑山问道。
“现在算好的了,上个月齐商大米卖到二百钱,小米卖到一百四十钱!官府紧急从关中运粮过来,现在已经降了好多了!”老农答道。
“那你这一袋有多重?要多少钱?”黑山问道。
“这袋小米有五十斤是向官府借贷的,农家没有钱,秋收后还给官府一百斤就成。”老农回答道。
“大爷,你家有几口人,这袋小米能吃多久?”黑山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