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上将军!”众将向黑山拱手行礼道。
黑山施礼道:“奉王命,检阅蓝田大营参加开国大典的队列训练情况!请杨将军接秦王书。”
杨端和接过王书,看了一遍,对部下命令道:“吹号,全体将士校场集合,请上将军检阅。”
“诺!号兵吹集结号!”军令司马应了一声,又身边的号手喊道。
“呜……呜……呜……!”三声短声号角响后,营内立刻传来“咚……咚……咚……”的战鼓声。
杨端和这才转身请黑山道:“请上上将军随末将进营检阅大军!”
“走!”黑山应道,便和杨端和走进营内,众将紧随身后。
蓝田大营经营一百多年,方圆二十余里。众人来到大校场,大军已经集合完毕,六万人分成三个巨大的方阵,一眼望去黑鸦鸦的一大片,除了风吹战旗的猎猎作响再没半丝声音。
登上点将台,望着鸦雀无声的秦军大军阵,杨端和介绍道:“右边两万是老军,现在主要负责粮仓和武库的安全;中间两万是从各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壮锐士,年龄都在二十五岁以下,全部是不更以上爵位,身高在七尺五寸到八尺之间,在此集训,将在开国大典时接受秦王和百官检阅;左边两万是刚从关中招的新军,来年春忙后将分派到各地军中。请上将军检阅!”
“杨将军治军果然严谨,不愧是大秦常胜老将。”黑山称赞道,一边向军令司马下令道:“右军向右三百步,左军向左三百步,中军千人为一队,散开!”
军令司马令旗一挥,三军立刻踏着整齐的步伐左右散开。
“中军按行军队列齐步走!”黑山又命令道。
军令司马高高举起令旗,挥了挥。“咚、咚、咚……”四面战鼓同时敲响。
中军二十个千人方阵踩着鼓点,整齐伐一齐步走。黑山见他们的步伐已经达到后世正规军的水准了,禁不住赞叹道:“军阵步伐如此整齐,杨将军没少下功夫啊!”
“托上将军的福了!这行军队列还是上将军首创,末将岂敢班门弄斧啊!”杨端和谦虚地答道,“这两个月来,多亏弟兄们每日苦练四个时辰,方有此成绩。”
队列通过点将台时立刻改成正步走,刀盾营、长茅营、弓箭营……一个个方阵整整齐齐,士兵们个个脸上都充满自信、骄傲、坚毅。
晚上,黑山在军营下榻。军营虽然没有自家府邸舒适,却也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营房内一盆炭火将屋子烤得暖洋洋。回顾下午的队列训练,总觉得和阅兵式还少了点什么,心想:“队列已经练得十分整齐了,要是两万人能同时喊一些口号,那气势定能惊天动地,多激励人心啊!那喊什么呢?对,就喊大秦万岁!始皇帝万岁!若能再来个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就更加完美了。在这样的场合唱什么歌好呢?”黑山想道这里,立将后世在军中常常唱的歌回忆一遍,最后觉得《歌唱祖国》这首最合适,只是歌要稍微修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