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团两千多人,主动进攻日军一个两万多人的主力师团。
戴按澜倒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同川军团的那并肩一战,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些兵在原来的部队很平常,就是到处可见的那种,填战壕、打冲锋,一场仗下来不知道要死多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用割之不尽的野草来形容那些兵,有贬低之嫌却是事实。
将军爱兵如子那是为自己戴高帽,在高级军官眼里士兵就是一组数字,死了多少,需要补充多少。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庞,是谁的丈夫,又是谁的儿子,没有人会关心。
当然,将军视兵如数字。
士兵们也不会把将军当回事,当兵不过是扛枪吃粮,打得过打,打不过跑。
很少有傻乎乎拼死到最后一刻。
凭什么?
他们没有理由啊!
但是这些兵到了川军团仿佛脱胎换骨了一样,身上很有激情,打起仗来悍不畏死。
在金矿机场的顽强守卫,戴按澜听了很多。
数百公里的奔袭,赶到八莫不停歇立刻加入战斗。
火箭炮和步战车的炮坦协同战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