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刚跟洋南、洋北两个省签订了修路大单。
虽然价值多少没有人去估计,但赵明知道,保守的估计,至少超过千万。
这次的修路计划,是商贸通道的延续。
要是能成功,那可就不得了。
因为这预示着全国的商贸通道都要被打通了。
虽然好些边远地区无法实现商贸互通。
但主要城市的交通枢纽,却是能实现互通有无。
到那时候,才是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
当然了,这是后话。
也不能跟彼得说。
不过彼得对于刘星正在洽谈价值千万以上的大生意却是信了,他道:“既然刘星没有时间来人鱼湾见我,那我亲自去老屋村集市上找他好了,这回他总不可能躲着我不见吧!”
没有办法。
他真的耗不起。
因为满载十几万吨粮食轮船的开销是一个无底洞。
“这个应该不会。”赵明见事已至此,只得顺水推舟:“那要不我这就给你去安排相关车辆?”
“好!”彼得点头。
脸上的沮丧模样。
让办公室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外国人在国内吃瘪。
……
彼得要来集市上的消息。
很快就传到了刘星的耳朵里。
这让刘星大吃一惊,在同时也有些无奈。
毕竟他之前都计划好了,怎么将彼得那十几万吨粮食困在人鱼湾码头半年之久。
可是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个彼得居然要亲自来集市上找他。
这样的话,那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拒绝不见的。
因为不管怎么样,这个彼得都是外宾,在八十年代。
外宾的待遇可是很高,也不能得罪。
想到这,刘星苦笑了一声。
但也没有感到慌张,而是继续做他的事情。
只是令他想不到的是,现在这彼得被他整的都没脾气了。
曾德志等囤积粮食的老板,却是在背后说起了他的坏话。
而且传的满集市都是,其中的言论无非就是说他小气吝啬之类的话。
但影响却是相当恶劣,让一些想入驻集市的外地商贩都打起了退堂鼓。
因为此事,王昆仑还跟一个商贩吵了起来,要不是被赵构拦着,只怕打架那是在所难免。
刘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却是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是任由集市上的人去闹。
因为对于他来说,让流言蜚语消失的最好方式,就是沉默不当回事。
你要是当回事了,那不成真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