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数字正好可以用作第一批的捐助物资。”我点点头紧接着又说,“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三十万的夏装最好分作三批来捐助,每半个月一次,其余的二十万就需要加开几条生产线,切记服装的质地不需要太好,做工不精细也没关系,最主要的就是赶得及第三批捐助。”
很长时间没有说话的母亲终于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第二批捐助呢?存货已经没有了,就算加班加点也赶不及了。”
“第二批捐助我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我神秘地一笑而后把我大胆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国内服装最发达的地区并不在北方而是在位于华南地区的广东,第二批捐助我们用钱来买,广州我曾经去过,一到晚上街边就有很多小贩摆摊卖一些物美价廉的服装,因为不用付店面的租金所以价钱很好商量,十几二十块的衣服质地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我们直接去工厂买相信价钱会更加便宜。”
“既然没时间赶得及那么何不直接捐钱,还要跑到广州去买多麻烦。”
不知是谁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气得我差点拍桌子骂人,想想这次是衣尚的大好机会我也就忍了,面上还是和和气气地说:“衣尚是服装公司当然是捐物资来得好一些,选择直接捐钱的企业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做服装生意的,而衣尚想要凭借这次机会打响自己的招牌,如果捐钱你们认为达得到效果?而且第二批用钱买正好也可以给第三批物资留出足够的时间准备。”
听了我的解释大家都明白了,还有不少人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笑笑之后坐回了椅子,这时一直没发话的父亲拍了拍我的肩,压低了声音在我耳边说:“易尧,刚才你说‘现在不说冬装,只说夏装’意思是不是衣尚的捐助并不是只有这三批?”
我没想到父亲的脑子转得这么快,事实上我的打算的确是不止这三批,只不过区区三十万件就已经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了,要是在这个时候再加上一句“那只是夏装的数量而已,冬装我还没来得及说”我估计他们就该翻白眼了,所以我想着是回家之后先和父母亲商量好了再在下次会议的时候提出来,没想到父亲这么快就领悟了我的意思,这倒是让我颇为惊讶。
回头看了看其他人确定没人注意我和父亲的交头接耳之后我才小声地对父亲说:“的确是不止这三批,我想着是等到天气渐渐凉快的时候再乘胜追击捐助三十万件冬装。”
父亲一听就瞪大了眼睛看我,满脸的不可思议,我知道父亲在考虑些什么,夏装的成本很低,就算捐助三十万件也花不了几百万,但是冬装就不一样了,成本远远高出夏装,而我给出的又是“三十万”这个吓人的数字,父亲一时之间难免接受不了,毕竟这对于刚刚在国内市场安定下来的衣尚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你们两父子私底下讨论些什么?”母亲的声音插了进来,“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不是更好吗?”
我和父亲都是尴尬地笑笑,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都被吸引了过来,我心想着要不现在就说了吧,免得让他们受二次打击,但是父亲的手在桌子底下紧紧把我按住让我不要轻举妄动。
我以眼神示意父亲不要慌张,然后小心地对桌子周围的人说:“其实是这样的,刚才我们讨论的只是夏装的捐助,我的想法是再过几个月变冷了再捐助三十万件冬装。”
“冬装?!”
“三十万件?!”
“疯了吧,衣尚哪里承受得起这么大数目的冬装?!”
“那又得多开多少条生产线才能完成任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