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倒是心中一喜,要是让他写贺文才真正的头大,他肚子里那点散装的古文,看贺文都费劲,更不用说写一篇了。
不一会儿,有侍从自后面搬来了一打打的简牍,铺放在众人面前的小几之上,又将算筹递上。
等众人看完简牍上的两道题目,石坪上顿时响起一片哀鸿遍野之声,很多人干脆搁笔不答,只等一炷香后写篇贺文完事。
高台之上,刘欣和蝶儿面前也放了两张几案,两人就在刘骜身前答题,
蝶儿只看了一眼,就把笔放下了,嘟着嘴只盼着大典快点结束。
过了良久,刘欣似乎有了些想法,提起笔来,填饱墨汁,开始演算。
东方明此刻在石坪之上拿起简牍仔细观看,只见上面有两道题。
第一道是一道九宫格填数,行列斜线相加等于十五,对于现代人来说简直就不是个事儿,东方明不假思索,迅速填好,再看下一题。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东方明挠着脑袋看了半天,光是翻译题目花去了他半柱香的时间,总算搞懂了这道题是什么意思。
优质稻子3捆,普通稻子2捆,劣质稻子1捆,能碾39斗米;
优质稻子2捆,普通稻子3捆,劣质稻子1捆,能碾34斗米;
优质稻子1捆,普通稻子2捆,劣质稻子3捆,能碾26斗米。
如果有优质稻子、普通稻子、劣质稻子各1捆,各能碾多少米呢?
翻译完成,东方明长出了一口气,他不会用算筹,招手叫过一个侍从,要了两张空白简牍,开始列方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