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做“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在这个时代的匠人的观念里,铁是需要打的。
需要打的东西自然是固体。
或许是受到自己专业的影响,温晏然几乎是一瞬间就反应过来话里的含义——
古代的火炉中的温度,尚且不能达到铁的熔点。
温晏然的记性不算太差,虽然毕业多年,还没忘记纯铁的熔点是1535°,至于那些用来冶炼的生铁,也就是有杂质的铁,熔点会更低一些。
连铁都炼不了,更何况硅石。
温晏然不知道别的穿越人士是如何获得制造玻璃的高温,作为暑假曾跟着老师去钢铁厂转悠的过控人,她当然清楚应该怎么解决这种问题。
首先是燃烧物质的选取。
她目前有两个可行的方案,一个是去台州那边找天然气,台州存在火井,当地土人从中取出气体来熬盐,温晏然记得,天然气燃烧温度能超过两千摄氏度,只是台州距离建平太远,不方便管控,纵然炼出了玻璃,往来运输也过于麻烦,目前只是被她当做实在不行再去考虑的第二选择。
其次就是通过煤雕找到的那些煤矿。
煤炭本身的燃烧温度就远高于木炭,炉子的保温性好一些的话,达到1500°也是可能的,而且她还可以通过干馏的方式,把煤炭制作成焦炭——焦炭的燃烧温度能达到三千摄氏度。
所谓干馏,就是将燃料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可惜她现在没有焦化炉,只能选择粗制:把煤炭点燃,然后埋进土里,成品就是焦炭。
除此之外,她还能借助溶剂降低硅石的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