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古来兵家谋略, 火攻、水攻虽是叫得响,但若论用得最多的、最奏效的,还属“兵粮寸断”之策。
断人粮草, 既可削敌兵力,又可扰乱军心。
惠安县此事, 明面上是盐场支不出海盐、哄抬盐引“价格”, 只涉及商贾而已。而实地里,这种削短利润的赶客行为, 会大大减少盐商往来闽南。
没有盐商运粮前来换引, 嘉禾卫很快就会陷入粮草短缺。
嘉禾屿上海岩遍布、田亩卤化, 卫所自产的粮食远不能满足军营所需,海湾对岸的同安城, 所产粮食同样有限。加之燕承诏从京都率领数千精锐南下, 驻扎在嘉禾屿上, 近来又奉旨新招募了上万兵员,整个嘉禾卫粮草十分吃紧。
这个时候是万万断不了粮运的。
现下是三月下旬,嘉禾卫余粮勉强可以支撑一个月,若是没有提前应对,等到发现粮草将断时,正巧是五月初夏。
五月东瀛海风来, 是倭寇进犯的“大汛期”。
这些不是凑巧,而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着。
一来,可以靠盐引压一压嘉禾卫的威风,趁机生乱, 使得开海不成。二来, 未支出的余盐, 可用于贩私兜售, 从中获取巨利。
可谓一箭双雕。
裴少淮给燕承诏讲明白了其中利害,燕承诏眉头微蹙,想了想,道:“我派船南下潮州府义安郡运粮,一个月够两个来回了。”提前储备粮食,倒也是个计策。